首頁> 其他類型> 呂不韋奇貨可居大智慧> 《仲春紀·情慾》講析

《仲春紀·情慾》講析

2024-09-14 13:05:25 作者: 李宏
  《情慾》是《呂氏春秋·仲春紀》中的第三篇,此文指出,上自天子,下至庶民百姓乃至奴僕,人人都有情慾。人有情慾也並非壞事,只要正確把握自己、引導他人,可以成為人的一種生活、工作動力,也是人生的健康生理和生存樂趣。如果不能正確對待情慾則有害於自己、禍害於他人,甚至違法犯罪。

  天地誕生了人,並使他擁有貪婪、欲望。人的欲望中有感情,情感中帶有節制。聖人修行節制之道來抑止慾念,所以這不過是使他的情感順行而已。因此耳朵希望能聽到五聲,眼睛希望能看到五色,嘴巴希望能品嘗五味,這是人之常情。這三者,富貴與貧賤、愚蠢與聰明、賢惠與不肖,從人內心的角度看就如同一樣的東西,都是人的一種內心的東西,即使神農、黃帝,他們跟桀、紂也是一樣的。

  聖人之所以與別人不一樣的原因,是因為領悟到自己的內心。由富貴生出變動,那麼就領悟到自己的內心了;不從富貴中生出變動之意,那麼就失去自己的內心。這兩者是生死存亡的根本。

  世俗的君主缺乏適度的感情,所以動輒滅亡。他們耳朵的欲望不可滿足,眼睛的欲望不可滿足,嘴巴的欲望不可滿足,以致全身胕腫,筋骨積滯不通,血脈阻塞不暢,九竅空虛,全都喪失了正常的機能。到了這個地步,即使有彭祖在,也是無能為力的。

  俗主對於外物,總是想得到不可得到的東西,追求不可滿足的欲望,這樣必然大大喪失生命的根本,又會招致百姓怨恨指責,給自己樹起大敵。他們意志容易動搖,變化迅速而不堅定,他們誇耀權勢,好弄智謀,胸懷欺詐,不顧道德正義,追逐邪惡私利,最後搞得自己走投無路。

  即使事後對此悔恨,還怎麼來得及?他們親近巧詐的人,疏遠正直的人,致使國家處於極危險的境地,這時即使後悔以前的過錯,已然不可挽回。聞知自己即將滅亡的話這才驚恐,卻仍然不知這種後果由何而至。各種疾病暴發出來,反叛內亂時發不斷。靠這些治理百姓,只能給自身帶來極大的憂患。以至耳聽樂音而不覺得快樂,眼看彩色而不覺得高興,口吃美味而不覺得香甜,實際上跟死沒什麼區別。

  古代通曉天地之道的人,生命長壽,樂音、彩色、美味能長久地享受,這是為什麼呢?這是貴生的信念及早就確立的原因啊!貴生的信念及早確立,就可以知道愛惜生命,知道愛惜生命,精力就不會竭盡。

  秋天早寒,那麼冬天一定暖和了,春天多雨的話,夏天一定乾旱了。天地尚且不能兩全,更何況人呢?從這方面來看,人跟天地也是一樣的。萬物形態雖然各異,但它們的本性是一樣的。所以,古代修身與治理天下的方法,一定是效法大自然的。

  杯中的酒,喝的人多了,就很快被飲盡。萬物消耗君主生命的太多了,所以君主的生命常常很快就會被耗盡。不僅萬物消耗它,君主自己又損耗它來為天下人操勞,而自己始終並沒有察覺。雖然在外成就功名,可是自身卻已虧損了生命。以致耳朵不可以聽清聲樂,眼睛不可以看見事物,嘴裡不可以吃進美味,心中受到很大困擾,口說胡話,幻影頻現,臨死之前,神經錯亂,內心驚慄,行為失常。耗費心力到了這個地步,難道不可悲嗎?

  世上侍奉君主的人都把孫叔敖受到楚莊王的賞識看作是幸運的事。但是由有道之人來評論卻不是這樣。他們認為這是楚國的幸運。楚莊王喜好四處遊玩打措,跑馬射箭,歡樂無餘,而把治國的辛苦和做諸侯的憂勞都推給了孫叔教。孫叔教日夜操勞不止,無法顧及養生之事。正因為這樣,才使楚莊王的功績載於典籍和史冊,流傳於後代。

  本篇揚棄了老子的情慾心理思想,糾正了其否定感官欲望的偏頗,繼承發展了《莊子》"適欲"的思想,並將其奉為"死生存亡之本",予以詳細的論述。論點角度精闢、有理有據,讓人由衷贊服。

  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,收藏czbook.cc。請分享更多的讀者,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!


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