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慎大覽·不廣》講析
2024-09-14 13:08:47
作者: 李宏
明智的人做事情一定要根據時機,時機不一定能得到,但人為的努力卻不可廢棄。得到時機也好,得不到也好,用自己能做到的彌補不能做到的,就像船和車互相彌補各自的不足一樣。
北方有一種野獸,名叫蟨,前腿像鼠腿一樣短,後腿像兔腿一樣長,走快了就絆腳,一跑就跌倒。它常常替蛩蛩距虛采鮮美的草,采了就給它。蟨有危險的時候,蛩蛩距虛一定背著它逃走。
這就是用自己能夠做到的來彌補自己不能做到的。
鮑叔、管仲、召忽三個人彼此交往十分密切,想共同使齊國安定,認為公子糾一定能立為君主。召忽說:"我們三個人對於齊國來說,就好比鼎有三足,缺少哪一個都不可以。況且公子小白是一定不會立為君主了,不如我們三個人都輔佐公子糾。"
管仲說:"不行,國人厭惡公子糾的母親,因此而牽連到公子糾;公子小白沒有了母親,齊國人因此而非常憐惜他。誰會被立為君主還沒有定論,不如讓一個人去侍奉公子小白。將來享有齊國的,一定是這兩位公子中的一個。"
因此讓鮑叔輔助;教導公子小白,管仲、召忽留就在公子糾那裡。公子糾在外邊,未必能夠成為齊國的國君,雖說如此,管仲的考慮還是差不多的。
像這樣考慮了如果還不周全,那大概是天意吧。人為的努力總算是用盡了。
齊國攻打廩丘。趙國派孔青率領死士去援救,跟齊國人作戰,把齊國人打得大敗。齊國的將帥戰死,孔青獲戰車兩千輛,屍體三萬具,他把這些屍體堆積起來,封土而成兩個高丘。
寧越對孔青說:"太可惜了,不如把屍體歸還給齊國而從內部攻擊它。我聽說過,古代善於作戰的人,使敵人進退維谷,匍匐不前。我軍後退三十里,給敵軍以收屍的機會。戰車、鎧甲在戰爭中喪失盡了,府庫里的錢財在安葬戰死者時用光了,這就叫做從內部攻擊它。"
孔青說:"齊人如果不來收屍,那該怎麼辦?"
寧越說:"作戰不能取勝,這是他們的第一條罪狀;率領士兵出去作戰而不能把他們帶回來,這是他們的第二條罪狀;給他們屍體卻不收取,這是他們的第三條罪狀。民眾將因為這三條而怨恨在上位者。在上位者沒有辦法役使民眾,民眾又無從侍奉在上位者,這就叫做又一次攻擊它。"
寧越可以說是懂得運用文武兩種辦法了。用武,就憑力量取勝;用文,就憑仁德取勝。用文、用武都能取勝,什麼樣的敵人不能降服!
晉文公想要會盟各諸侯國,咎犯說:"不行,天下人還不了解您的道義啊。"
文公說:"那我應該怎麼做?"
咎犯說:"天子躲避叔帶的災難,逃往鄭國避難,您何不接待他,藉此來確立您的大義?並且藉此還可以樹立您的名聲。"
文公說:"我能夠成功嗎?"
咎犯說:"事情如果能成功,那麼繼承文侯的事業,確立武公的功績,開拓土地,安定邊疆,都在此舉;事情如果不能成功,那麼彌補周王室的過失,救助周天子的災難,成就教化,留名青史,也都在此舉。您不要有所疑慮了。"
文公聽從了他的主張,於是就跟草中的戎族人、驪土的狄族人一起把周天子安置在成周。周天子將南陽的土地賜給了晉文公。文公從而稱霸諸侯。
做事情既符合道義又有利,建立了大功業,文公可以算做明智了。這都是咎犯的計謀啊!文公流亡十七年,回晉國四年就能稱霸諸侯,他採納的都是如同咎犯那樣的人的主張啊!
管仲、鮑叔輔佐齊桓公治理國事時,齊國東方邊境地區的人有經常向上反映困苦情況的。管仲死了,豎刀、易牙掌權,國內的人經常向上反映不困苦的情況,不敢反映困苦的情況。管仲最終成為齊國的優秀人物,他的恩澤惠及子孫後代,是因為他懂得大禮。懂得大禮,即使不懂得國事也是可以的。
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,收藏czbook.cc。請分享更多的讀者,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