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恃君覽·長利》講析
2024-09-14 13:10:25
作者: 李宏
景仰的士人,考慮的是天下的長遠的利益,並且身體力行。即使在眼前能獲得加倍的利益,如果這樣做不利於後世,那麼就不去做;即使平安能夠長久延續,如果只是為他的子孫謀取利益,那麼就不去做。從這來看,陳無宇的羞恥就更加嚴重了,他和伯成子高、周公旦、戎夷相比來說,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相似,但索取和捨棄的差別難道不是很大的嗎?
堯管理天下時,伯成子高立為諸侯。堯把帝位讓給舜,舜把帝位讓給禹,伯成子高就辭去諸侯去耕種。禹去見他,他正在田裡耕種。禹快步走到下風頭問道:"堯管理天下時,您立為諸侯。現在傳到我這裡您卻辭去諸侯,這是什麼原因呢?"
伯成子高說:"堯的時候,不獎賞可是人們卻勉力向善,不懲罰可是人們卻畏懼為非。人們不知道什麼是怨恨,不知道什麼是高興,就像小孩子一樣和悅。現在獎賞和懲罰很頻繁,可是人們卻爭利而且不順服,道德從此衰微了,謀私利的事從此興起了,後世的混亂從此開始了。先生您為什麼不走呢?您不要打擾我耕種的事。"說罷,面帶和悅之色來覆蓋種子,不再回頭看禹。
當個諸侯,名聲顯赫榮耀,實際情況又很安逸快樂,後嗣都能得到恩惠,這些,伯成子高不須問便能知道,然而卻推辭不當諸侯,這是為了以此制止後世的混亂啊!
辛寬在拜見魯穆公的時候說:"從今以後,我知道了我們先君周公在受封這件事上沒有太公望聰明。從前,太公望被封到營丘一帶濱海之地,那裡是受大海阻隔、山高大、地勢險要堅固的地方,所以國家的地域一天天地廣大起來,子孫也一天天地興旺了。我們先君周公被封到魯國,這裡沒有山林溪谷之險,諸侯都可以從各個方向侵入,所以國家的地城一天一天地縮小起來,子孫也一天天地衰弱了。"
辛寬出去以後,南宮括進來拜見穆公。穆公說:"剛才辛寬責備了周公,他的話是如此如此說的。"
南宮括聽後說:"辛寬真是個年幼無知的人,不懂道理,您難道沒有聽說過成王在修建成周的時候所說的話嗎?他說的是:'我營建並居住在了成周,我有好的地方容易被發現,不好的地方容易受責備。'因此,行善的人擁有天下,行惡的人使天下淪喪,這是自古以來的規律。賢德的人難道想讓自己的子孫憑藉山林之險來長久地干無道之事嗎?辛寬是個小人啊!"
如果讓燕子和麻雀為天鵝和鳳凰謀劃,那必定有失安當。燕子和麻雀所追求的,只不過是瓦縫之間、屋穩之下的蔭蔽罷了,怎能與天鵝和鳳凰一飛就有飛千里的志向相提並論呢?如果君主品德不盛大、道義不宏大,就連郊外也飛不到;愚昧卑下的人,他們為賢德的人謀劃,和這種情況相類似啊。固陋狂妄,橫加誹謗,難道不是很可悲嗎?
戎夷離開齊國到魯國去,天氣非常冷,城門關閉後才到達,就跟一個學生露宿城外。冷得越來越厲害了,他就對自己的學生說:"你把衣服給我,我就能活命;我把衣服給你,你就能活命。我是國家傑出的人,為天下著想會不得死,你是個不賢德的人,不值得愛惜生命。你把你的衣服給我吧。"
學生說:"不賢德的人,又怎麼能給國家傑出的人衣服呢?"
戎夷長嘆一聲說:"哎!道義大概行不通啦!"說罷就脫下自己的衣服給了學生,半夜裡凍死了。學生終於活命了。
要說戎夷的才能一定能讓整個社會安定,那是不能知道的。至於他想對別人有利的思想,那是無以復加了。他通曉死和生的區別,仁愛之心是很誠懇的,所以他能用必死的行為來顯示自己的道義。
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,收藏czbook.cc。請分享更多的讀者,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