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 其他類型> 呂不韋奇貨可居大智慧> 《似順論·分職》講析

《似順論·分職》講析

2024-09-14 13:11:59 作者: 李宏
  先代的帝王使用的並不是他自己擁有的,但卻像他自己擁有的一樣去對待,這是通曉作君王的方法。君王,心中虛無而且不用樣樣皆知,是因為他能夠懂得使用眾人的智能;才能太多反而是沒有什麼才能的表現,所以君王要能夠懂得使用眾人的才能;什麼都親自執行反而是什麼都做不了的,所以君王懂得讓眾人為自己去做事。不用智慧、不用才能、不去做事,這是君王所應該掌握的方法。

  那些糊塗的君主就不是這樣做的,他們要看到憑藉自己的智慧去戰勝別人的智慧,憑藉自己的才能逞強於他人的才能,憑藉自己去做事比別人做事強,這是當下臣的人的職責。君主到作為下臣的職位上去工作而想不閉目塞聽,即使是舜也是不可能做到。

  輔助周武王打天下的名士有五位。這五個人所做過的事,周武王一件都不會,但是世上的人都說:"取天下的人是周武王。"這就是周武王獲取了自己沒有的東西,把這些東西看作是自己所擁有的一樣,這正是通曉當君王的方法。通曉當君王的方法,就能夠使有智慧的人為自己出謀劃策,能夠使勇敢的人為自己奮勇作戰,能夠使能言善辯的人為自己說話。

  好馬,由伯樂來相它,造父來驅使它,由賢能的主君來乘坐它,一天就可以跑千里的路程,不用有駕馭和相馬的辛勞就可以有一日千里的功效,正是懂得該怎樣坐車的道理。

  假使請客,盡情飲酒的時候,便叫人唱歌、跳舞、敲鼓、彈瑟、吹竽,到了第二天,客人們都不拜謝為自己作樂的人,而是拜謝主人,因為是主人叫他們這樣做的。先代的帝王建立功名,就有像這樣的,他使各位有才能的人和賢士各盡其能,因此功名就會非常顯赫得建立起來了,天下不落在輔助君王的人手裡,而落到了君主的手裡,是因為他們的君主懂得使用他們的才能的原因。

  就像建造一座宮室,一定要靈巧的工匠來建造,為什麼呢?回答說:"工匠不靈巧那麼官室就不完善。"國家是很貴重的東西,如果治理不好,其中的嚴重後果又怎麼可拿宮室來相比?靈巧的工匠建造宮室,造圓形的就一定要用圓規,造方形的就一定要用方矩,要使它平直就一定要用準繩。

  宮室建造成功之後,主人不會知道有圓規、方矩、準繩、墨斗的功勞,而獎賞靈巧的工匠。宮室建成之後,人們都不會知道靈巧的工匠,而都會說:"好啊。這是某位君王某位帝王的宮室。"這種道理不可以不察明。

  君王不懂得當君王的方法,就會不是這個樣子了。他們那些人自己要去做別人的事情卻不能勝任,任用賢能的人去做就又厭惡他們,對他們吹毛求疵,反而和庸俗的人來一起商議問題,這就是功名受到損害、國家受到危害的原因。

  棗子是酸棗樹結的,皮裘是狐皮做的。而人們吃酸棗樹結的棗子,穿狐皮做的皮裘,先王當然也要把不是自身所有的當作自己所有來使用。

  商湯、周武王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完全占有了夏商的百姓,完全占有了夏商的土地,完全占有了夏商的財富。他們憑惜夏商的百姓安定自身,天下沒有人敢憊害他們,他們利用夏商的土地分封諸侯,天下沒有人敢表示不悅;他們利用夏商的財富賞賜臣下,天下就都爭相效力。沒有耗費自己一點東西,可是天下都稱頌他們大仁,稱頌他們大義,這是因為他們通曉了使用不是自身所有東西的道理。

  白公勝作亂,控制了楚國,捨不得把楚國倉庫的財物分給別人。

  事發七天,石乞說:"禍患就要到了,捨不得分給別人就把它燒掉,不要讓別人利用它來危害我們。"白公勝又捨不得這樣做。

  到了第九天,葉公進入國都,就發放太府的材物給予民眾,拿出高庫的兵器分配給百姓,藉以進攻白公。事發十九天白公就失敗而死。

  國家不是自己所有的,卻想占有它,可以說是貪婪到極點了。占有了國家,不能用來為別人謀利,又不能用來為自己謀利,可以說是愚蠢到極點了。給白公的吝嗇打個比喻,就好像貓頭鷹疼愛自己的子女最後反被子女吃掉一樣。

  衛靈公讓民眾在天冷時挖池,宛春勸諫說:"天冷時興辦工程,恐怕損害百姓。"

  曼公說:"天冷嗎?"

  宛春說:"您穿著狐皮裘,坐著熊皮席,屋角又有火灶,所以不覺得冷。如今百姓衣服破舊不得縫補,鞋子壞了不得編織,您是不冷了,百姓可冷呢!"

  靈公說:"你說得好。"就下令停止工程。

  侍從們勸諫說:"您下令挖池,不知道天冷,宛春卻知道。因為宛春知道就下令停止工程,好處將歸於宛春,而怨恨將歸於您。"

  靈公說:"不是這樣。宛春只是魯國的一個平民,我舉用了他,百姓對他還沒有什麼了解。現在要讓百姓通過這件事了解他。而且宛春有善行就如同我有一樣,宛春的善行不就是我的善行嗎?"

  靈公這樣議論宛春,可算是懂得為君之道了。做君主的人,本來就沒有具體職責,而是要根據臣下的職位委派他們責任。事情做得好壞,由臣下負責,該賞該罰,由法律規定。君主何必親自去做呢?只要規定臣下的職分就夠了。這樣,受賞的人就無須感激誰,被處死的人也無須怨恨誰,人人都反躬自省就夠了。這是治理國家的最高明的做法。


關閉